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青少年事故傷害的預防

事故傷害一直是青少年死因的第一位,根據民國92年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運輸事故佔事故傷害死因的第一位,佔六成以上,其次依序是意外墜落、意外淹死及溺水、意外中毒、火及火焰所致意外。青少年正當青春年華,即將展翅高飛之際,一旦發生事故傷害,常常造成家庭與社會的衝擊,也因此事故傷害的預防教育在青少年人口是不可忽視的。
青少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包括:他們常有一些冒險行為,如未成年騎車與飆車、因同儕慫恿而逞一時之快,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酒後騎車或開車等。我們也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有些青少年朋友喜歡耍帥,模仿網路上影片或是因應同學要求表演危險動作,造成意外墜落以致釀成悲劇。許多青少年常自行至河邊或溪邊戲水,卻發生溺水事件。青少年常涉足KTV或網咖等休閒娛樂場所,如不注重自身安全,容易因血氣方剛與人發生糾紛造成傷害,或有少數青少年朋友憤世嫉俗,或是一時想不開,家人或親朋好友未能即時注意到孩子出現問題,導致青少年自傷或傷害他人的事件,造成終生遺憾。
除了致命性傷害外,還有更多的非致命性傷害常見於青少年朋友身上,根據統計,擦傷、扭傷、撞傷、切割傷以及跌傷是青少年最常見的五種傷害,且大部分是發生在學校,最常發生的地點是學校操場、教室、校園、樓梯與走廊,而造成事故傷害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小心,其次是他人不小心,再其次則是運動傷害,因此如何讓學校成為安全的校園環境也是減少事故傷害的重要議題。
不管是致命性傷害或是非致命性傷害,都是可以經過事前的預防教育而減少的。我們可針對青少年的特性擬定對策:
1.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傷害的預防方面,
(1)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如未成年的青少年朋友切勿騎車或開車,如已成年也加強其遵守交通規則之約定,可從學校做起,讓青少年認知到未遵守交通規則可發生的後果與嚴重性;
(2) 坐車時注意安全帶之使用以及腳踏車、機車與其他交通工具安全帽使用,不蛇行、不飆車;
(3) 當開車、游泳、駕船等駕駛時,避免酒精及藥物使用;
(4) 可試著和青少年討論飲酒和非法藥物使用的狀況,但千萬不要用批判的言詞,試著了解他們的想法,並且告知他們藥物濫用對身心家庭社會的危害。
(5) 家人應以身作則,說到做到,並可在一起搭車時進行機會教育;
(6) 必要時可尋求醫師朋友的協助,現在很多醫療院所都有親善的青少年門診提供服務,可以上網查詢。
2. 在游泳戲水的預防方面,
(1) 切記安全為首要,游泳的技巧應該先學會,最好有家長或結伴同行從事水上活動,不要做獨行俠;
(2) 戲水活動應有計畫和準備,選擇安全、有救生員及良好救援設備的戲水場所,在身心不適時、天氣不佳、不明溪流及地形、沒有安全設施、沒人的水域情況應避免活動,及不要隨便碰觸水生物;
(3) 如果執意要去沒有救生員的場所,切記要選擇平緩、清澈見底的溪流,並且仔細觀察四周是否有告示牌,千萬不要冒險玩水;
(4) 飯後及劇烈運動後,切勿立即下水游泳、戲水前先行暖身運動,預防抽筋,以免發生危險;
(5) 如果人人能學習基本的心肺復甦術以及異物梗塞的急救方法或是基本求救的方法,也可自助助人。
除了積極的事故傷害防制教育之外,青少年朋友受同儕的影響很大,若能慎選朋友,拒絕不良嗜好,如吸菸、酗酒、嚼檳榔與非法藥物濫用等,建立適當紓緩壓力及情緒管理的方法,減少衝動想法與行為,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及自尊心,培養規律運動的興趣、參與健康的休閒娛樂活動、以及遠離是非場所,而家人與學校如果也能在他們成長的路上能多給予一些傾聽、關愛、陪伴與支持,那麼『零事故傷害』的一天指日可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