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八成吸菸者20歲前首接觸 WHO揭「戒菸立即性效益」

 國民健康署從10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高中職學生紙菸吸菸率為8.4%(107年為8.0%),是98年菸害防制法新規定實施10年來首度上升,且高中職學生吸菸者中每10個就有4個(42.3%)使用加味菸,女生使用加味菸的比率高於男生。紙菸中添加不同口味,是為掩蓋菸草辛辣的刺激味,青少年因好奇接觸或誤以為加入各種口味的加味菸較無危害,而持續使用甚至上癮,嚴重影響健康。

吸菸影響過敏性鼻炎症狀 且易併發肺部疾病

研究顯示,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為全球上、下呼吸道最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可能影響任何的年齡層,而吸菸是氣喘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且會影響氣喘發作的嚴重度,另外,吸菸也會影響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控制和慢性鼻炎的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列舉「戒菸有超過百個理由」中提到,吸菸是罹患肺癌的主因,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高達22倍,亦導致全球有超過2/3的肺癌死亡;而且每五個吸菸者中就有一位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尤其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吸菸者,會直接影響肺部發展,而吸菸所導致的成人氣喘會造成行動限制、障礙及急性氣喘發作的風險。

越早戒菸身體好  多元管道助戒菸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文章中提到戒菸立即性效益是停止吸菸20分鐘,心跳就會下降復原;停止吸菸12小時,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就會降至正常值;停止吸菸2到12週,血液循環與肺部功能均會增加;停止吸菸1到9個月,咳嗽跟急促呼吸情形症狀會顯著獲得改善;停止吸菸5到15年,中風機率降低至與非吸菸者一樣;停止吸菸10年,肺癌死亡風險較吸菸者降低50%;停止吸菸15年,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無異於非吸菸者。

國民健康署建議,利用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亦可使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進行戒菸相關諮詢。目前全國約3,500家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診所及藥局)提供一對一戒菸服務,都能幫助吸菸者早日脫離菸癮,找回健康。


文章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88/%E5%85%AB%E6%88%90%E5%90%B8%E8%8F%B8%E8%80%8520%E6%AD%B2%E5%89%8D%E9%A6%96%E6%8E%A5%E8%A7%B8%E3%80%80WHO%E6%8F%AD%E6%88%92%E8%8F%B8%E7%AB%8B%E5%8D%B3%E6%80%A7%E6%95%88%E7%9B%8A/?keyword=%E9%9D%92%E5%B0%91%E5%B9%B4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首次接觸菸品年輕化 勿因好奇影響健康

 國民健康署109年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紙菸吸菸率沒有顯著變化(109年為13.1%,107年為13.0%),進一步分析吸菸者在18歲及20歲以前第一次吸菸分別占63.6%及78.3%,18歲及20歲以前開始有吸菸習慣(已有菸癮)分別占41.8%及66.9%;另外,從10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高中職學生紙菸吸菸率為8.4%(107年為8.0%),是98年菸害防制法新規定實施10年來首度上升,且高中職學生吸菸者中每10個就有4個(42.3%)使用加味菸,女生使用加味菸的比率高於男生(女生58.6%,男生36.9%)。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10年度世界無菸日「承諾戒菸Commit to quit」列舉「戒菸有超過百個理由」中,提到吸菸是罹患肺癌的主因,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高達22倍,亦導致全球有超過2/3的肺癌死亡;而且每五個吸菸者中就有一位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尤其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吸菸者,會直接影響肺部發展。吸菸所導致的成人氣喘會造成行動限制、障礙及急性氣喘發作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文章中提到戒菸立即性效益是停止吸菸20分鐘,心跳就會下降復原;停止吸菸12小時,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就會降至正常值;停止吸菸2到12週,血液循環與肺部功能均會增加;停止吸菸1到9個月,咳嗽跟急促呼吸情形症狀會顯著獲得改善;停止吸菸5到15年,中風機率降低至與非吸菸者一樣;停止吸菸10年,肺癌死亡風險較吸菸者降低50%;停止吸菸15年,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無異於非吸菸者。

國民健康署109年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吸菸者只有3成(35.7%)嘗試戒菸;紙菸中添加不同口味,是為掩蓋菸草辛辣的刺激味,青少年因好奇接觸或誤以為加入各種口味的加味菸較無危害,而持續使用甚至上癮,嚴重影響健康。國民健康署呼籲青少年朋友不要因為「好奇」而嘗試吸菸。

文章轉自:民眾網 https://www.mypeoplevol.com/Article/11853 

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青少年染上菸癮真毋湯 受朋友影響最深

 許多年輕人的第一根菸,可能僅是被同儕一句話慫恿:「要不要來一根菸,不抽不是朋友喔」,而開始他漫長的菸齡,而難以戒斷。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我國青少年第一次開始吸菸的原因,「好奇」、「別人吸跟著吸」及「紓解壓力」就佔了前三名。而青少年開始嘗試吸菸後,有逾三成的青少年(國中生30.8%,高中職學生38.5%)仍延續有吸菸之行為。因此,千萬別因好奇或同儕壓力或為緩解課業壓力而嘗試吸菸,一口都不要嘗試。

青少年戒菸 朋友幫助也最多

同一份調查也發現,吸菸之青少年有約6成5在過去一年間有嘗試過戒菸之經驗(國中生65.3%,高中職學生66.4%),有將近半數的青年抽菸者中,受到「朋友的幫助」最多(國中生為49.2%,高中職學生為49.9%),其次為「家人的幫助」(國中生為38%,高中職學生為32.9%)。顯示出青少年嘗試抽菸或戒菸過程中,朋友都是關鍵角色。

0800-63-63-63免費戒菸專線 等你來電

青少年身邊的好友若有吸菸習慣,除了自己要勇敢拒菸外,建議鼓勵好友戒菸,避免菸害長期累積的影響,吸菸導致肺功能及循環功能變差,影響運動表現;長期吸菸導致皮膚變差、顯得衰老、口臭及牙齒變黃,也可能影響人際關係。因此,當有好友請菸時,可以直接地表明「我不吸菸」拒當菸大頭、「為了顏值我不抽菸」,或用家人長輩為拒菸的擋箭牌。
青少年戒菸時,除了好友之間的鼓勵與家人的支持外,建議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此專線係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諮商人員提供隱密性高的一對一戒菸諮詢,會為個人擬定專屬戒菸計畫,並以電話追蹤關心戒菸進展,陪伴走過戒除菸癮的過程,讓您不孤單。
戒菸資源: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
◎全國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
新聞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supply/article/49431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國外研究證實,吸食電子煙與氣喘、支氣管炎和中風等疾病有關,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全台青少年逾七萬人吸食電子煙,兩年間人數成長兩倍。衛福部已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進行政院,未來將納管電子煙,預計下會期送立院審議。
國健署健康教育及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指出,電子煙危害證據逐漸明確,多數菸商宣稱電子煙不含尼古丁,但去年食藥署檢驗逾三千件電子煙,近八成具成癮性尼古丁。今年國際中風研討會也發表研究,電子煙比紙菸更易引發中風與出血,使大腦中葡萄糖數量減少,破壞凝血因子促使腦部出血。
國健署統計,發現台灣青少年電子煙吸食者中,有四成五國中生、近三成高中職並不吸菸,卻因好奇或受父母吸菸影響,於網路、夜市或跳蚤市場購得電子煙,讓電子煙成為日後吸菸的入門磚。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長林清麗提醒,加熱式菸品與電子煙相同,不經燃燒、也無菸臭味,納管立場卻模擬兩可,國健署修法納管不應有兩套標準。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防菸酒毒害 青少年走入店家宣導

儘管店員不友善,一群國高中生仍鼓起勇氣拜訪各超商,強調商家應嚴厲把關,不得販售菸酒給未成年者。這是近日一屆反毒夏令營的活動,讓青少年自己走入店家,請店員不得怠忽職守,要對每個購買菸酒的青少年主動要求證件。
這次「拒絕菸毒酒,健康久久久」夏令營由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辦,主要著重在介紹菸酒毒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如何遠離誘惑。營會除透過多元活動讓學生了解菸酒毒害,更實地外出宣導雙北63間超商。活動中發現有20家商家販售菸酒給青少年時並未檢查身分,恐成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潛在風險。
許多參與這次營會的學生均表示,這次夏令營收穫豐富,讓他們對菸酒毒有更深的了解。一名女學生表示,面對過不友善的店員曾猶豫但仍堅持宣導,店家才了解為什麼不能販賣菸酒給未成年,「我們這麼做是對的」。另名女學生表示,這次向商家宣導的活動,讓她更加自信,也開始敢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意見。
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表示,過去4年許多店家依然不檢查證件就販售菸酒給青少年。這次營隊以實際行動走訪店家,要求店家主動查驗證件,成果立竿見影。江元凱也談到青少年染上菸癮酒癮多半是因青春期對菸酒好奇,營會深入探討菸酒危害消除好奇心,青少年自然遠離菸酒。
新北市社會局兒少科長劉倩如表示,這次營會有兩大特色。以往向店家宣導菸酒害沒有效果,這次踏入店家並解釋販賣菸酒給未成年的法律責任,商家便主動擔當把關的角色。另外讓青少年進行宣導,可以培養青少年公民意識,並學習保護自己和爭取自身權益。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青少年是怎麼學會抽菸的?國健署這項調查令人吃驚!除了被朋友影響,還有這個原因

吸菸是國人健康危害頭號殺手,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到菸品的誘惑,而產生致命的傷害,依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青少年會吸菸,朋友或家人的影響最大,而青少年零用錢越多越可能成為小菸槍!暑假來臨,青少年與好友及家人有更多相處時間,國民健康署呼籲應以行動關心家中青少年,多留心孩子「交友狀況」及「零用錢花費」,讓孩子有充實又健康的暑假!

逾62%青少年 一口成癮拒菸難

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發現,六成吸菸者是在青少年開始吸菸,而18歲前吸第一口菸的人中,約每3人就有2人會成為持續吸菸者(62.4%)。
另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國中生吸菸率3.7%,高中職生吸菸率提高至9.3%,有隨著年級上升而吸菸率增高的趨勢,其中19歲以上的男學生吸菸率竟高達4成(40.7%)。

零用錢多寡 吸菸率高低成正比

如以每個月零用錢來看青少年吸菸率,每月零用錢少於500元的青少年吸菸率為2.3%,每月3,500至4,499元的青少年吸菸率為12.2%,超過4,500元/月的青少年吸菸率增加為21.9%,隨著零用錢變多,吸菸比率亦增高。
平均1/3的買菸學生,每月至少花800元買菸,相當於每月購買10包菸!顯示每月可使用的零用錢與吸菸率成正比,家長給孩子零用錢時,最好多關心孩子花費去處。

同儕與家長吸菸 影響青少年甚鉅

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發現,青少年有較多好友有吸菸或父母吸菸者,吸菸率較高。無菸家庭才有無菸青少年,家長需以身作則不吸菸。值得注意的是,高達四成國中吸菸學生表示第一次嘗試吸菸是在家裡(39.3%),在家暴露於二手菸者,其吸菸率也較未暴露者高約3倍,顯示家人吸菸可能間接鼓勵青少年吸菸。
青少年深受朋友吸菸態度的影響,呼籲家長應時時留意孩子朋友交往狀況。若未來一年內好友提供香菸時,有1/10未曾吸菸學生表示可能會因此吸菸。

吸菸有跡可循 瞭解與陪伴就能杜絕

若發現孩子書包有吸菸用品、身上有菸味,而周遭親朋有吸菸習慣、零用錢較寬裕等情形時,家長可以多花時間瞭解、陪伴孩子,幫助他們杜絕菸害,如孩子已有菸癮,家中成員也有吸菸習慣,可利用暑假期間規劃陪孩子一起戒菸,並給予實質獎勵,或者安排全家一起出遊或參加運動活動,更能有效戒除吸菸惡習。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陸菸民超過3億 青少年吸菸率上升中

中國大陸吸菸人口為3.16億人,吸菸率27.7%。其中,青少年吸菸者超過4000萬人,且吸菸率逐年上升。
中國青年報報導,5月27日舉行的戒菸「醫者先行」活動,指出吸菸在大陸引起的健康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駐陸代表處技術官員在活動上表示,大陸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與菸草相關疾病。如果不採取有效的行動降低死亡率,2030年將會達到每年200萬人,2050年將再上升到每年300萬人。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3億多菸民中,青少年吸菸者超過4000萬人,且吸菸率逐年上升,開始吸菸的年齡呈現低齡化趨勢。此外,青少年被動吸菸的危害也比成年人大,影響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
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說,醫生提供的健康建議對一般人最有效,是最有潛力抵制菸草的一群人。
但2009年一項針對全大陸近4萬名醫生的調查顯示,17%的醫生從不或者很少主動詢問患者的吸菸情況,42%的醫生認為沒有規定必須詢問患者吸菸情況。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調查:一成的青少年 10歲前已嘗試第一根菸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台北市高中職生吸菸率105年為7.07%,其中約有一成在10歲以前開始嘗試吸第1支菸。因此提升國小學童拒菸意識,鼓勵有吸菸的家人及早戒菸,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教育局,共同號召同學們擔任「拒菸小尖兵」,拒絕菸品的誘惑,並勇敢鼓勵吸菸家人及早戒菸。
吸菸是致癌的主因之一,菸草中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已知有93種致癌物質,所有癌症的死亡有30%與吸菸行為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將「二手菸」列為「頭號的致癌物質」,在燃燒不完全的情形下,一樣會釋放數千種化學物質,其中超過250種對人體有害。
另外,研究證實菸品燃燒後釋出的毒性化合物,常會附著於頭髮、衣服、窗簾、傢俱等各種物質的表面,即使透過開窗、開電扇等方式將菸味散去,但這些毒性微粒依舊會存在環境中,一旦接觸進入人體,仍然會帶來可怕的致癌風險,這就是俗稱的「三手菸」。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為促進吸菸民眾戒菸意願,衛生局已結合臺北市超過300家合約醫事機構提供二代戒菸治療與衛教服務,門診、住院及急診個案都已納入適用對象,並比照一般健保用藥,民眾每次就診僅須負擔掛號費及最高200元之戒菸藥品費,每次並可領用1至4週戒菸藥物。衛生局也結合醫療與社區資源,提供戒菸班、戒菸專線(0800-636363)、戒菸衛教諮詢等多元戒菸管道,歡迎吸菸民眾多加利用。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結果,抽菸會對身體健康帶來許多影響,而各國政府亦不遺餘力向民眾進行相關衛教;《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刊登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共同研究發表,作者調查近年來青少年男女對於抽菸的相關看法,發現相信抽菸可能引發如心臟病發作、肺癌等健康相關問題的比例出現上升。研究中作者招募近7,000位學生作為受試者,並比較2001年及2015年兩年,青少年抽菸行為、青少年們如何看待抽菸,及是否打算嘗試抽菸等進行調查。實驗結果發現,和2001年的青少年抽菸比例(23.9%)相比,2015年青少年抽菸比例(7%)出現顯著下降;此外,認為抽煙能讓自己看起來更為成熟的比例亦從2001年的28%,降至2015年的17%。至於疾病觀念,認為抽菸可能導致心臟病發的青少年,由2001年的69%升至2015年的76%;認為抽菸可能導致肺癌的比例則從78%升至85%。
 
新聞出處:Adolescent Perceptions about Smoking Have Changed Over Decade《UCSF》
https://www.ucsf.edu/news/2016/12/405071/adolescent-perceptions-about-smoking-have-changed-over-decade
研究刊登在《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的網頁http://www.jahonline.org/article/S1054-139X(16)30374-3/fulltext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電子菸不僅讓人上癮 還損害青少年腦部發育

年輕人使用電子菸的情況暴增,聯邦公共衛生署長莫西8日警告說,這個趨勢已構成重大的公共健康隱憂。
莫西說,電子菸的危險包括其中含有尼古丁,可能讓人上癮,並損害青少年腦部發育。
電子菸用電池把含有尼古丁的菸液加熱變成可吸食的煙霧,而有些專家擔心新一代的菸客吸食成癮。美國高中生約有六分之一承認過去一個月曾抽電子菸。
「法新社」報導,公共衛生署的報告指出,近年來電子菸使用量大增,2011至2015年高中生的使用量更暴增九倍。報告中說,電子菸已超過香菸、雪茄、嚼菸和水菸等傳統菸草產品,成為美國年輕人使用最普遍的菸草製品。

由150多名專家撰寫和審核的報告說,對於年輕人,使用任何形式的尼古丁都不安全,抽電子菸吐出的二手菸也可能使其他人受到有害化學物質影響。
但是,莫西承認對電子菸的危害還缺乏完整的科學證據,例如它對健康的影響。對電子菸液加熱氣化後的成分可能的有害劑量也缺乏瞭解,包括其中所含的溶劑、加味劑和有毒物質。

新聞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9/2158334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想戒菸卻不成功嗎? 戒菸專線成功率5成

根據國健署公布18歲以下青少年戒菸專線諮詢統計,接受戒菸專線諮詢的青少年,近3年共2701名青少年撥打戒菸專線,當中年紀最小的是11歲、菸齡卻已達3年的小五生,其中有3成的青少年菸量在1到10根之間,6個月內戒菸成功率有5成。
  
國健署健康教育及菸害防制組科長秦義華指出,青少年接觸菸品的原因多受環境影響,其中朋友、家人會抽菸是主要原因,青少年常為了抒發情緒或壓力、爭取同儕認同、或是想「變得像大人」而接觸菸品,因此獨自戒菸僅有5%的成功率,但若透過專業管道協助,成功率則可提高20%到30%。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資料顯示,吸菸對青少年會有尼古丁成癮、降低肺功能、早期心臟血管損害等影響,呼吸短促及耐力較少,這兩者都可能會影響運動表現和其他身體活動的需求;若是希望健康逐漸改善,只要停止吸菸,身體內的尼古丁、菸焦油等有害物質就開始排除,遠離疾病,呼吸順暢,運動起來更輕鬆,活力充沛。
 
秦義華指出,專線另統計,在接受國健署戒菸專線諮詢服務的青少年中,近5成吸菸未滿3年,3至5年則有2成多,至於每日菸量方面,1至10根有3成多、10至20根則有1成多,都顯示台灣青少年接觸菸品的時間不長、生理依賴程度也還不高,6個月戒菸成功率約5成。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林慶雄提醒,人的肺從在20~25歲前,皆仍處於發育階段,青少年時期就吸菸,會讓肺功能出現不可逆的受損,國健署提醒吸菸青少年,為了自己與家人、朋友健康,還是及早戒菸較好,若靠自己沒辦法,可撥打0800-63-63-63免費戒菸專線,有戒菸專業人員可針對個人設計專屬戒菸方式,共同對抗菸癮。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台醫界籲吸菸年齡改至21歲 10年救2萬命

【大紀元20160528日訊】(中央社台北28日電)響應WHO世界無菸日,台灣醫界菸害防治聯盟今呼籲,應將合法吸菸、買菸年齡從現行的18歲提高至21歲,預估10年可救2.5萬條性命、減少5000名肺癌及3萬名早產兒。
 
台灣醫界菸害防治聯盟今天舉辦記者會,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表示,台灣男性吸菸率約為30%、女性約5%,其中有78成早在21歲前就上癮,美國更有高達9成吸菸者早在21歲前就有菸癮。
1519歲是養成青少年吸菸習慣的關鍵期,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李孟智說,不少青少年透過吸菸證明自己「長大了」,不知不覺就上癮。
溫啟邦指出,為了降低吸菸對健康危害,國際間已有多個國家將合法吸菸年齡18歲提高至21歲以上,又稱「21菸法」(Tobacco 21),包括印度以及美國的150個郡區都已加入,加州州長5月初也宣布全面調高合法吸菸年齡至21歲,而新加坡也正籌劃調高年齡限制。
如台灣修法響應「21菸法」,溫啟邦預估,10年將可挽救2.5萬條性命、減少5000名肺癌及3萬名早產兒;他另強調,對於違法賣菸給青少年的業者,也應加重罰則,35年內可望降低約3%吸菸率,長期下來帶動死亡率下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過去曾有立委提案將合法買菸、菸年齡調高至21歲,未來也將持續收集國際間相關資訊,作為未來修法依據。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台灣青少年買菸好容易 5成以上從未被店家拒售

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
台灣未成年買菸好容易!國民健康署民國調查發現,國內違法買菸的未成年當中竟超過5成的人不曾被店家拒售。國內青少年取得菸品到底有多容易,從去年(104年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協同警察局稽查青少年常出入場所的結果就可得知,共計查獲30件違規提供菸品予未滿18歲青少年,其中20件為販賣業者,10件為同儕或家人提供。寒假將至,衛生局呼籲,莘莘學子應遠離菸品誘惑,透過正當的休閒及健康的娛樂方式度過美好的寒假和確保自己的健康;販菸業者應落實販菸3部曲「問年齡、出示證明、未滿18拒賣菸」共同防制未成年人吸菸,為青少年健康來努力。
國小即初次接觸菸品
國民健康署民國10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是5.0%,高中職學生吸菸率是11.5%;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齡介在12-13歲,以國小5、6年級最多,佔34%。
青少年容易受同儕影響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有朋友吸菸相較於沒有吸菸朋友的青少年,其吸菸率高出10倍(國中12.8倍,高中職學生8.1 倍);父母有吸菸的相較父母不吸菸的,其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 (國中生2.9倍,高中職2.0倍)。
調查也發現國中吸菸學生中有45.7%半是自行買菸,高達52.8%買菸時未被店家拒絕,高中職生買菸則更為容易,自行買菸與買菸時未被店家拒絕分別達75.8%、67.9%。
違法販售、供菸皆罰萬元以上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夢蕙表示,去年度稽查結果,販賣業者部分,以超市、超商、賣場及雜貨店違規最多,沒要求出示身份證明就擅自賣菸給青少年,其次則為檳榔攤,20件全數開罰1萬元。
至於10件同儕或家人「供菸」、「塞菸」給孩子的案件,林夢蕙說,多數都是在學校、公園或店家騎樓被活逮,除了6人同是未滿18歲的青少年,僅行政指導、加強菸害教育宣導之外,其餘4名成年人一樣各接到1萬元罰單。
林夢蕙也表示,根據《菸害防制法》,提供菸品給未滿18歲的青少年,不管是店家、家長、或任何朋友同儕,皆會裁處1萬元以上罰緩。
新聞來源:http://kairos.news/24869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國健局吸菸狀況歷年調查201106

青少年二手菸暴露下降趨勢

青少年吸菸率穩定緩慢上升趨勢

成年人吸菸率下降趨勢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青少年不吸菸的100個理由」戒菸部落格貼紙創意徵稿比賽

活動網址:http://www.tsh.org.tw/


作品公告網址:Facebook「63 抱抱」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63bobo



(一) 第一名:國中組、高中(職)組、大學(專)組共三組各一名,金石堂圖書禮券 5 千元。
(二) 第二名:國中組、高中(職)組、大學(專)組共三組各一名,金石堂圖書禮券 3 千元
(三) 第三名:國中組、高中(職)組、大學(專)組共三組各一名,金石堂圖書禮券 2 千元。
(四) 網路票選人氣獎:不分組別共 3 名,每名金石堂圖書禮券 2 千元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三手菸 致癌危險不輸二手菸

三手菸 致癌危險不輸二手菸
2009-01-04 中國時報 【鍾玉玨/紐約時報三日報導】
 眾所周知,吸菸會致癌,大家也都清楚二手菸之害,因此父母哈菸時,通常會開窗或打開電扇,減少二手菸害。不過專家最近發現,「三手菸」(third-hand smoke)對小孩健康的威脅不輸二手菸,而且比二手菸更難對付。

 香菸燃燒時會釋放粒子和氣體,所謂三手菸係指這些依附在牆壁、衣服、椅墊、地毯甚或吸菸者頭髮和皮膚上的隱形殺手。三手菸之所以不利健康,因為它包含重金屬、致癌物、甚至輻射物質,一旦嬰兒在爬行或玩樂時,抓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可能因此受到三手菸之害。

 三手菸一詞係波士頓「麻州兒童綜合醫院」醫師群率先發明使用,並針對它可能對嬰幼兒健康造成的危害發表專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小兒科》(Pediatrics)醫學期刊。

 研究主持人溫尼科夫說,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不在場或打開窗戶抽根菸,對小孩應該沒有任何影響,畢竟他們沒讓小孩吸到二手菸,但殊不知看不到的三手菸也是健康一大殺手。

 三手菸看不到,不過聞得到。溫尼科夫說:「鼻子不會騙人,這些殘留的菸味毒性之強,一聞到腦袋馬上會告訴你:快走,別逗留!」

 研究顯示,八、九成受訪者(抽菸與不抽菸者)明白二手菸之害,但是對三手菸卻陌生得很。被問及「吸入昨晚別人抽菸留下的菸味會危害嬰幼兒」時,僅六五%非吸菸者與四三%抽菸者同意。

 溫尼科夫說,研究結果顯示,民眾必須再教育,認識何謂三手菸。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小兒科醫師蘭卓根也說,三手菸是個前所未聞的全新名詞,所要傳達的概念也是全新的。光是關門,無法保護小孩免受菸害。三手菸所含的致癌物,對任何年齡層都有致癌風險。

 三手菸所含的有毒成份包括氫氰酸、丁烷、甲苯、砷、鉛、一氧化碳、釙二一○,以及十一種高度致癌的化合物。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香菸危害健康

危害健康罪證確鑿 各國菸害訴訟方興未艾 【11:25】自由電子報

新制上路菸槍要上道專題報導(10)〔中央社〕香菸危害健康以往是「不能說的秘密」,保護菸草公司的訴訟居上風,當秘密成為常識,菸害訴訟在各國風起雲湧。菸害新制上路後若積極執法和檢舉,將成捍衛台灣公民健康的利器。

好萊塢電影「驚爆內幕(The Insider)」是許多人認識菸草公司黑暗面的第一部電影。董氏基金會執行長、文化大學法學院院長姚思遠表示,「驚爆內幕」集合許多與菸草公司交手的真實案例改編而成,電影中的結局是「正義最終得以伸張」,但實際上菸草公司在過去50多年中,超過40年在菸害訴訟處於絕對優勢。

香菸的尼古丁成分與作用在19世紀就被發現,但與癌症的關連性在1953年後才慢慢被建立起來,對菸草公司的訴訟對抗也在那時候就展開了。

1994年著名「菸草文件 (Cigarette Papers)」被匿名寄達加州大學教授史坦登.葛蘭特茲(StantonGlantz)辦公室之前,菸草公司以香菸對個人健康危害是「不可預見的傷害」及「吸菸者自願承擔風險」,分階段架構起的堡壘,一直是堅不可摧。

「菸草文件」打開菸草公司盡心保護的潘朵拉盒子,摧毀菸草公司以贊助運動賽事、親子活動營造的健康形象。大眾驚覺原來早在1960年代,菸草公司就已知尼古丁有成癮性、焦油也會致癌,結果卻隱匿資訊,甚至研究在香菸中添加阿摩尼亞、芳香劑,讓吸菸者更快上癮,同時還更深入女性、青少年族群。

至此菸害訴訟才進入全新階段,1997年菸草公司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達成和解,同意賠償113億美元,這是第一個和解案。1998年,美國各大菸草公司與50個州政府達成和解,同意在25年內賠償2460億元,補償因吸菸患病者。

菸害訴訟風潮湧向各地,加拿大、英國、澳洲、巴西、愛爾蘭、以色列、甚至奈及利亞都有菸害訴訟案件,菸草公司大多處於不利地位。

台灣至今只有2001年判決的一件菸害訴訟案例,對象還是外籍航空公司,訴訟原因是非吸菸區座位太靠近吸菸區(當時飛機未全面禁菸),航空公司因「給付不完全」,判決旅客勝訴,但金額僅新台幣6萬多元。

沒有菸害訴訟不代表沒有菸害問題,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早期菸品都是國家專賣,販售菸品利益全民共享,菸害自然也是全民承擔。

隨著11日室內公共空間禁菸新規定上路,姚思遠表示,台灣不吸菸人口比吸菸人口多4倍,相信在全民共同發揮狗仔精神檢舉違規行為時,公民團體很快就有機會提起二手菸菸害集體訴訟,讓司法成為捍衛台灣公民健康的重要武器。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還給青少年一個無菸的健康環境

還給青少年一個無菸的健康環境
摘自:衛生署衛生教育中心 2007-07-11

日前媒體報導某高商教官於校園吸菸,引發學生連署抗議,顯示校園菸害防制觀念仍未受正視,依據95年國中生吸菸行為調查發現,目前有吸菸行為國中生已達7.50%,較93年高出近1個百分點。菸害防制法於今年6月15日修法通過,未來國民健康局將持續與教育部合作,加強衛生教育宣導與落實執法,推動無菸的校園環境。一、國中生吸菸率95年較93年增加95年國中生吸菸行為調查顯示,有27.18%的國中學生表示有曾經吸菸的經驗(男生為31.36%,女生為21.96%),與93年的27.04%(男生為31.49%,女生為22.01%)相比較有小幅增加的情形;在目前吸菸者部分,95年為7.5%(男性為9.64%,女性為4.69%),較93年的6.53% (男性8.5%;女性4.2%)有增高的情形。此外,二年的調查皆有三成五以上青少年吸菸者表示,是在10歲之前即開始抽第一支菸(95年為36.57%,93年為38.94%)。而在未吸菸者中,95年調查顯示有13.78%的國中學生表示,未來一年內好友提供香菸時會吸菸,亦較93年的12.56%有增高的現象。二、每四名國中生就有一名遭受校園二手菸威脅,家庭二手菸暴露略有改善95年針對學生在學校遭受二手菸暴露情形調查發現,有23.31%的國中生(男生26.55%,女生19.37%)表示會在學校遭受二手菸暴露,顯示雖然學校衛生法及菸害防制法規定高中職以下校園不得吸菸之規定並未落實,校園內之菸害防制工作仍未徹底,而日前發生校園教官吸菸事件,更突顯部份師長未對自身及學生健康有所共識,更難以身作則,勸導學生不接觸菸品。此外,在家庭二手菸暴露方面,,近五成(49.03%)的國中生表示在過去七日內曾暴露於家庭二手菸,較93年的52.04%似有降低的情形,顯示家庭中逐漸開始重視二手菸問題。三、青少年菸品取得容易,業者應加強自律在吸菸的國中學生取得菸品方面,有38.58%學生表示菸品是自行購自商店,與93年的40.95%似有降低。值得注意的是,2年的調查結果皆顯示,有64.71%吸菸國中學生指出,買菸時不會因年齡不足而遭拒售,且有5.65%的青少年表示曾接受過菸商所提供之免費菸,而最常接受免費菸的地點則為婚喪喜慶或造勢場合(33.56%)和網咖(18.26%)。此外,以某進口品牌紙菸而言,台灣、日本、香港與新加坡的價格分別為每包新台幣60元、92元、131元與187元,若與每份麥當勞大麥克漢堡相比較,台灣、日本、香港與新加坡的價格分別為每份新台幣75元、66元、50元與78元。以紙菸與漢堡相比較,我國的菸價明顯是偏低的。四、國中學生對菸品危害健康的認知,仍有待加強95年調查發現,14.67%的國中學生認為吸菸及二手菸一定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且在二年的調查中皆發現約六成五的國中學生認為吸菸1-2年後戒菸,對健康就不會造成危害(93年為65.38%;95年為64.46%)。此外,有14.70%的國中學生認為吸菸男孩有較多朋友(93年為14.4%);14.83%的人對吸菸男子持正向看法(93年為14.61%),且吸菸態度愈正向的青少年,其曾經吸菸率、目前吸菸率,尤其是可能吸菸率均顯著較高。五、菸品廣告嚴重,有待加強管理95年調查發現,有69.81%的學生表示會在便利商店看到菸品廣告,有89.92%的國中學生在過去30天內曾看過戲劇演員吸菸;有64.23%的國中學生曾看過體育節目以及廣告看板之菸品廣告;51.94%的國中學生曾看過報章雜誌的菸品廣告;另,有14.24%的國中學生表示擁有印著香菸品牌標誌的物品。顯示菸商促銷手法多樣化且豐富,到處充斥的菸品廣告訊息,對青少年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六、還給青少年一個無菸的健康環境依據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吸菸問題值的重視,菸害防制工作刻不容緩。我國於今年6月15日順利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法三讀,重點包含擴大全面禁止吸菸場所、禁止免費供應菸品、增列限制菸品販售及促銷廣告方式等規定;針對菸品促銷廣告之類型更擴大禁止菸品促銷廣告之範圍,包含:(1)全面禁止附送贈品或刊登雜誌廣告;(2)增列禁止之宣傳方式,同時,亦會持續對於菸品廣告及菸商置入性行銷進行監測;亦明訂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違者處1-5萬元罰鍰。有關販賣菸品之方式,課予販賣菸品場所告知相關資訊義務,增列禁止目前坊間以無法辨識年齡可由消費者直接取得之開放式貨價販售菸品方式。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明確指出,提高菸價是防止青少年吸菸的有效和重要的策略,而我國菸價與其他國家相較仍屬偏低,訂定減少菸品消費的的菸價與菸稅措施,將是未來值得推動的方向。在國民健康局六週年局慶的前夕,蕭美玲局長呼籲只要開始吸菸,對於身體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傷害,年輕朋友千萬不可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雖然菸害防制法修法通過,許多新規定於18個月後才實施,但並非所有規定大家都是18個月後再去遵守,應該是在這段過渡時期就開始實行。未來,國民健康局將結合教育部及民間組織團體,共同更加積極持續透過宣導、教育、法令等管道推動菸害防制工作,讓青少年擁有無菸的健康環境。「95年國中生吸菸行為調查」係以94學年度台閩地區國中學生為母群體,抽樣設計以縣市代表性為考量,合計約有23,565名樣本學生,有效回收問卷22,396份,回收率為95.04%。「93年國中生吸菸行為調查」係以92學年度台閩地區國中學生為母群體,抽樣設計以縣市代表性為考量,合計約有23,072名樣本學生,有效回收問卷22,339份,回收率為96.8%。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二手菸害

國民健康局2006年「成人吸菸行為電話調查」結果,55.2%的民眾在過去一星期會在公共場所遭受二手菸害,街上、餐廳是民眾常受二手菸暴露的公共場所。而在0800-531531菸害申訴專線與民眾信箱的446件菸害申訴案件中,場所二手菸的害申訴更高達45.3%,其中又以餐飲娛樂及其他密閉空間公共場所居多。
二手菸的危害(資料來源:WHO)
◎ 二手菸含有數四千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其中包含數百種有害化學物質及50種以上致癌物。如:苯、砷,會誘發癌症、呼吸道感染及氣喘,美國環境保護署已將二手菸列為癌症的確定成因。
◎暴露在二手菸的非吸菸者,罹患冠狀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沒有暴露在二手菸的非吸菸者,增加25%,心臟功能受影響的機率大增。
◎二手菸對於兒童的危害特別嚴重,易造成中耳積水,每年造成40到100萬的美國兒童氣喘加劇,並導致15萬到30萬名一歲半以下的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及1,900到2,700例嬰幼兒猝死。
◎二手菸的暴露沒有安全值,即使短暫的暴露在二手菸,也會傷害血管壁、造成血小板濃度增加及心跳速率不正常,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青少年吸菸率

台灣約有四百五十萬人吸菸,每年約一萬七千五百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
18歲以上男性吸菸率為47.3%,女性吸菸率為5.2% 。
12至17歲之青少年男性吸菸率為11.3%,女性吸菸率為3.2%。

行政院衛生署(民88):
國中男生及女生吸菸率分別為3.3%和1.6%
高中男生及女生吸菸率分別為16.8%及4.5%
有吸菸經驗的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平均年齡介於12-14歲(國小六年級-國中二年級)。

青少年男生11.3% ,青少年女性3.2%
成年男性47.3%,成年女性5.2%

北市
國中男生: 3.3%,女生:1.6 %
高職男生:16.8%,女生: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