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血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血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孤單老人易短命 寂寞少年易肥胖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
許多人靠運動、飲食維持健康,但其實人際關係也是健康之鑰。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孤單的人更有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中風的機率也更高,而缺乏人際支持的青少年,也比較容易肥胖,孤單的老年人則相對容易得到高血壓。
美國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研究顯示,在青少年時期,人際關係良好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低,較無腰圍肥胖的問題(一般認為,胖肚子與壓力有關)。相反地,青少年若沒有足夠的人際支持,身體發炎的機率更高,就像缺乏運動一樣。
先前的研究發現,老年人若有溫暖的人際支持,平均壽命更長。北卡的研究補充指出,若在年輕時就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到了老年時期,得到高血壓的機率會降低54%。
令人意外的是,當人在中年時期,人際關係對健康的影響相對不大。研究人員推測,中年時期通常比較忙碌,夾在父母、孩子和職場人際之間,孤獨感不大。
研究人員表示,除了鼓勵青少年注意飲食、多多運動,也必須鼓勵他們學習人際技巧,建立人際關係。
有些人天生文靜內向,難道一定要外向活潑,才能活得健康?研究人員也指出,朋友少不見得比較孤單,人際關係的質量,有時遠比數量重要。
本研究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美科研報告:青少年每周上網超過14小時易患高血壓

近日美國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Henry Ford Hospital)的科研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了青少年過度使用互聯網與患高血壓之間存在聯繫。
  該院研究人員在《學校護理雜誌》(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上發表的這一研究成果顯示,青少年每周上網時間超過14個小時,其患上高血壓的風險大增。該機構在對134名重度互聯網使用青少年用戶的調查中發現,26名調查對象患有嚴重高血壓。
  這項研究還發現:學生平均每周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為15個小時;39%的女生為重度互聯網使用用戶,男生比例為43%。此外,43%的重度互聯網用戶被認為是超重度用戶,而26%的被認為是輕重度用戶。
  亨利福特醫院的這一項目項目,被認為是首份披露上網時間與高血壓之間存在聯繫的調查項目。與此同時,該發現成為繼重度使用互聯網可導致焦慮、抑鬱、肥胖和社會孤立等其他健康風險后的最新補充。
  這份報告主要作者、亨利福特醫院公共衛生部研究員安德里亞(Andrea Cassidy-Bushrow)稱,對於青少年及家長們而言,該報告帶來的重要信息就是要適度、節制使用互聯網。「使用互聯網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不應該耗費我們的體能。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被認為是重度互聯網使用者的青少年網民,平均每周的上網時間為25小時。」安德里亞說。
  安德里亞建議,無論孩子怎麼發牢騷,都要節制他們上網。「對於年輕人而言,遠離電腦和智能手機而進行有規律的休息十分重要,而且應當參與某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我建議父母應當限制孩子在家的上網時間,一天不超兩小時、一周不超五天為宜。」

全文網址: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1007/15288594.html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青少年的保健照顧-血壓

不論是小孩或大人都需要做高血壓的篩檢,而18歲以上的成人則建議定期測量血壓。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支持17歲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定期測量血壓可以達到早期偵測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益處,但是他們仍然是有必要篩檢的,因為有些次發性的高血壓大部分是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如主動脈狹窄、內分泌疾患等,這些疾病雖然比較少見,但一旦發現,是有機會完全治癒的。
成人的高血壓定義是指收縮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mmHg。青少年時期的血壓正常值必須依照不同的年齡、性別、及身高來對照。單一一次測量到較高的血壓值並不足以診斷為高血壓,而是在分開的三次門診中每一次都量到高血壓才能做出診斷。當第一次測量到高血壓時,必須間隔五分鐘後再量一次確定。測量血壓時要注意受測者是否處在沒有壓力、放鬆的狀態下,還要注意是否選擇合適的血壓計環帶,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血壓值有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