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1月1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易征洋 通訊員 秦璐)11月14日是第九屆「聯合國糖尿病日」。當天,長沙市中心醫院在本院和北院同開兩場糖尿病講座與義診活動,各邀請了200名「糖尿病病友之家」的糖友一同參與,活動形式多樣,健康講座、「糖尿病病友」體驗比賽、交流表演、免費義診、專家諮詢,「應有盡有」。
多吃「穩糖菜」能讓血糖保持良好狀態
在長沙市中心醫院本院二樓多功能廳舉辦糖尿病大型專家講座上,該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邵揮戈向病友們介紹了《糖尿病的藥物治療》,特別是胰島素的注射治療。邵揮戈提醒病友,胰島素並不是注射得越多,血糖就會降得快。如果注射過量,極易引起低血糖反應,出現心悸、頭暈、乏力、出汗等不適,嚴重者可誘發心肌梗死,危及生命。並且血糖下降過快,還可能導致腦水腫,引起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因此胰島素的使用一定要科學、規範,並定期至內分泌科門診複查、依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與此同時長沙市中心醫院北院的「糖尿病日」活動環節中,糖尿病病友們正在展示一道道精心研究的美味佳肴——「穩糖菜」。病友王爹一邊圍著圍裙揮舞著鍋鏟一邊得意地說「我吃了這些菜,加上運動,降糖藥物減少了,血糖也穩定了,有三年沒有住院啦」。
長沙市中心醫院北院內二科主任、主任醫師周煥發表示,對於糖尿病來說,飲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治療環節。我們希望通過展示病友們喜歡的「穩糖菜」,教會病友們重視糖尿病飲食,在日常生活「管住嘴、邁開腿,共同管理好血糖」。比如蕎麥就是個「全能冠軍」,調解胰島素活性功能,加速胰島素分泌,減輕餐后血糖猛然增高;苦瓜堪稱「植物胰島素」,不僅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刺激胰島素的釋放;蘋果含果膠預防膽固醇增高,減少血糖含量,含可溶性維生素,可調節機體血糖水平,預防血糖驟升驟降;燕麥含糖量低,含有水溶性維生素,利於控制血糖濃度,含有抗氧化成分,及時清理血液中的「垃圾」,降低血液中的血糖;烏雞刺激機體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另外還有黑木耳、豆筍、芹等。
15歲少年愛喝碳酸飲料 糖尿病「悄然」找上門
在本院的義診活動現場,出現了不少年輕人,也是前來參加活動的糖尿病病友。長沙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邵揮戈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患上了糖尿病,主要原因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上周,內分泌科收治了一名15歲的少年患者,名叫吳洪波(化名),是個高個小胖。平日里就愛喝碳酸飲料。
上周,吳洪波的父母回家看望他,吳父發現他一天到晚總說口很乾,喝多少飲料和水也不解渴,晚上還老是跑廁所。孩子的奶奶還說這段時間吳洪波瘦了10斤。兩天后,吳洪波出現嘔吐不止、全身乏力的狀況。本以為是受了涼,於是吳父帶他到附近的診所就診。檢查發現,吳洪波的血糖已經高到直接讓血糖儀「爆表」,測不出值。診所醫生建議將他送到上級醫院檢查。
在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吳洪波的尿常規檢查顯示「尿糖」+3,「尿酮」+2,快速血酮6.7mmol/L,比正常人高出了10倍(正常人血酮0.6mmol/L),被診斷為糖尿病性的酮症酸中毒,目前正在入院治療。
邵揮戈介紹,人的胰腺分泌胰島素,通過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產生,刺激內臟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以及促進骨骼肌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繼而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從而血糖升高,我們稱之為胰島素抵抗。而肥胖與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密切相關。該患者長期大量飲用高糖飲料,體重高達180斤,明顯肥胖,這是其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喝飲料,市場上售賣的飲料幾乎不含任何蛋白質,糖分卻很高,不僅影響食慾,長時間飲用還會讓孩子體重增加,容易引發糖尿病。」邵揮戈建議,青少年預防糖尿病,父母要起到好的監督作用,特別是在飲食和運動方面。應減少孩子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攝入,切忌以甜飲料代替水喝,增加日常的運動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新聞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1115/1554237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