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2日 星期二

青春進行式-愛的停看聽

 青春進行式-愛的停看聽

台大醫院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劉士嶢 (2022/01/19)

    青少年時期是人類從兒童跨到成人的重要過程,在這段時期,青少年除了面臨進入青春期所帶來的生理外觀變化以外,心理層面及社會適應也都有劇烈的轉變。隨著第二性徵發育,青少年對於「性」相關的議題,會充滿了興趣並多方探索,例如男女不同的性生理構造、性傾向、性行為等。在這條青春進行式的道路上,如何能讓青少年健康安全地前進,是每一位家長及兒少醫療人員都應持續關注的議題。以下筆者便針對四種與「性」相關的主題,提供幾項停看聽的注意及反思。


一、性騷擾防治:就算只是摸一下也不行!

    性騷擾的定義,泛指一切不受歡迎的,與性或性別相關的言行舉止。這種言行會讓他人感到不舒服,感覺被冒犯或是侮辱,甚至影響到的正常生活,或損害其人格尊嚴。這些騷擾的言行可能出現在職場或是校園,更重要的是,被騷擾的對象是不限性別的。除了過去在社會上較常見的肢體碰觸等騷擾行為,口頭言語的性霸凌更是近年來在校園常見的一種性騷擾型式;諸如死娘砲、死gay、得愛滋病這類令人不舒服的侮辱性言詞,損及他人的人格,明確違反了性別平等教育法。自從 2004年頒布施行性別平等教育法後,教育部也著眼於校園性騷擾及性霸凌防治準則,並在 2010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希望能營造一個有益於性別健康的校園環境。


    近年來網路世界的蓬勃發展,更孵化出了另一種網路性霸凌的型式;青少年花在電腦或手機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卻很少謹慎看待文字與影像可造成的傷害,例如散布損害他人名譽的不當文圖。儘管這類涉及歧視或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但保持正確的態度,主動了解性騷擾的內容,除了能幫助青少年辨識常見的騷擾型式保護自己以外,也能避免不知情踩到紅線,成為性騷擾或性霸凌的加害者。


二、性傳染疾病:禁果裡的害蟲

    在青少年探索性生理的成長過程中,可能在身心還未發展成熟的情況下,意外發生了性行為。初嘗禁果的滋味固然滿足了一時的刺激感,但許多人可能心存僥倖,結果被「禁果裡的害蟲」找上了還不自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資料,介於 15到 19歲的台灣青少年,2016年得到性傳染病的病例數如下:梅毒 152人,淋病 380人,愛滋病 114人,並且近十年的個案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看到這樣的統計數字,不免讓人心驚,也為這些青少年感到心疼與惋惜,若是學校與社會能提供足夠及正確的性教育知識,應能大幅改善台灣青少年的性健康。


    梅毒由梅毒螺旋體傳播,傳染途徑為血液或體液途徑,例如不安全性行為。臨床症狀為不安全性行為後二到四周,在生殖器官出現不痛不癢的潰瘍病灶,之後在手腳皮膚出現粉紅色梅毒疹,但這些皮膚變化在一段時間後都會自行消失。梅毒螺旋體往後便長期潛伏於人體三到十五年,並逐漸侵犯全身器官,包括心血管、腦部、骨關節等,造成長期併發症。淋病的病原是淋病雙球菌,藉由性行為傳播,接觸病菌後一周內出現小便疼痛或是泌尿道白濁分泌物,必須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治療。披衣菌感染是相當常見但也最常被忽略的一種性傳染疾病,經由不安全性行為傳染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但晚期會造成男性副睪炎或女性骨盆腔發炎,最嚴重可能導致不孕症。上述的這些害蟲都可能對人體造成長期危害,最直接的預防方法便是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多重性伴侶,避免與不瞭解其性健康背景的人有性接觸。若發生性行為後有任何身體不適,應盡早就醫檢查,不該存有無謂的避諱或僥倖心態。


三、未成年懷孕:天上掉下來的未必是禮物

    除了性傳染疾病外,另一個與青少年性健康相關的重磅議題,便是未成年懷孕。這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兩小無猜因為一時衝動好奇,守不住底線發生性關係,過了幾個月,女方月經一直沒來,才驚覺自己懷孕了。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資料,全台灣每年約有三千名未成年的小媽媽生下小孩;至於那些在產前便選擇人工流產的少女更是不計其數了。勵馨基金會於 2015年的統計,未成年小媽媽一旦生下孩子,將近九成會選擇把小孩留在身邊撫養;但是生養小孩需要耗費大量的勞力,以及可觀的經濟付出。


    對於仍在求學,追尋夢想的少女來說,非預期懷孕無疑是對人生投下了一顆震撼彈,被迫改變所有的計畫,縱然後悔也無法解決問題。男方必須將心比心,為身邊的女性多著想,畢竟青少女一旦懷孕了,經常是獨自付出龐大的生命代價。女方也要盡可能保護自己,不要被一時花好月圓的氣氛沖昏了頭,再三思考自己是否能承擔意外懷孕的風險及後果,並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有效避孕也能預防性病。相關的資訊及協助,可以上網查找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的未成年懷孕求助網站(0800-25-7085)


四、愛滋病防治:你不能不認識的紅絲帶

    在 1980年代,愛滋病在紐約及加州的男同性戀社群爆發,造成許多病患死亡,當時被視為二十世紀的黑死病,染上愛滋病就像染上不治之症,大眾聞之色變。所幸 1995年醫界發明雞尾酒療法,愛滋感染者只需持續穩定的服藥,便可抑制病毒維持健康,平均餘命與一般人無異。但儘管雞尾酒療法已經問世近三十年,世界上對於愛滋病的誤解及歧視,卻仍未完全消除。根據疾管署的最新資料,在 2020年,台灣 11到 20歲的年輕族群,愛滋病的發生率是每十萬人有 0.74名新個案;因此青少年族群必須對愛滋病有正確的認識,方能預防此疾病並減少偏見。


    愛滋病的正式名稱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傳染,傳染途徑包括血液體液、性行為、及母子垂直傳染,其中最常見的傳染模式是經由性行為,因為HIV病毒可存在於精液、陰道分泌液、直腸液、羊水、母乳等體液當中。唾液或汗水中的HIV病毒數量低到可以忽略,並不會傳染HIV病毒,因此與HIV感染者共同生活、用餐,是不會被傳染愛滋病的。關於愛滋病防治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不分年齡性別性傾向,只要發生不安全性行為,都有可能感染HIV病毒,因此愛滋病並非任何特定族群的專利!唯有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才是預防這類型傳染疾病最好的方法。


    當HIV病毒進到人體後,前面 6到 12周的空窗期,抽血篩檢是驗不到抗體的。度過空窗期,當體內抗體產生後,HIV病毒便進入平均五到十年的潛伏期,直到體內免疫T細胞被HIV病毒破壞到一定程度,進入所謂的發病期,這時患者才會出現各類伺機性感染。在感染初期以及潛伏期,有些人會有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發燒或體重減輕,但也有人是完全無症狀的;在這個階段的病人被稱作HIV感染者或是帶原者,直到發病期才會被稱作愛滋病患者。愛滋病的診斷靠的常常是經過空窗期後的血液抗體篩檢,一旦確診便會立刻給予口服抗病毒藥治療,阻止病情進展到發病期。新一代口服藥物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也少很多,大部分的感染者在規則服藥半年內都能將血中病毒量壓制到儀器量測不到的程度。


    除了許多醫療院所提供HIV匿名篩檢的服務外,近年來國內也引進了快速自我篩檢的工具,包括HIV抗體唾液及指尖血檢測,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居家使用。對於預防HIV感染也有相當進展,特別是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讓民眾經醫師問診及檢驗,評估未感染HIV病毒但有高風險行為者,可透過穩定持續服用預防藥物,讓體內有足夠的藥物濃度來預防感染。最新研究證據顯示,穩定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感染者,其血液中的病毒量若持續六個月以上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時,其傳播愛滋病毒的風險是可忽略,甚至不存在的。僅管感染者血液中可偵測到愛滋病毒,也不必然會感染他人。當感染者將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下,確實可保護其自身健康外,亦可避免再傳染給他人。這就是所謂U=U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的概念,推廣此觀念能更進一步降低社會上對於感染者的歧視與偏見。


文章轉自: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437.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