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咖啡因阻礙鈣、鐵吸收 醫籲:青少年、孩童避免攝取

 衛福部食藥署宣布明年元旦起,現場調製的飲料只要含咖啡因,須標示咖啡因含量,標示紅、黃、綠三色。以健康成人為例,標示紅色的飲品每日上限為一杯、黃色則不超過兩杯、綠色上限為三杯。台中慈濟醫院提醒,咖啡因會減少鈣與鐵的吸收,發育中的青少年及孩童應少量甚至避免攝取。

咖啡因是一種能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劑,醫學臨床較常用於複方配藥治療頭痛;而過量使用會引發心悸、頭痛、焦慮、失眠、頻尿等症狀。

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李宜軒表示,長期大量使用會有依賴成癮風險,不宜突然停用,以避免戒斷症狀。適量攝取,對身體還是有好處,若有相關疑慮建議就醫諮詢。

國健署建議,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應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顏慧菁補充,咖啡因會減少鈣與鐵的吸收,建議尚在發育中的青少年及孩童應少量甚至避免攝取,以免影響生長。

不少人為了考試或工作,購買市售能量飲料提神,卻忽略能量飲能提神的關鍵成份就是「咖啡因」。

李宜軒提醒,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能只參考現調飲品的紅黃綠燈,還要注意包裝飲品上的咖啡因含量標示,如能量飲、可樂都是常被忽略的咖啡因飲品。而巧克力、咖啡相關製品及止痛藥等也含有咖啡因,卻不在食藥署標示範圍內。

李宜軒表示,咖啡因與部份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咖啡因會抑制身體吸收口服甲狀腺素,易有藥物濃度不足風險;含麻黃鹼的感冒藥與咖啡因同時服用會過度刺激中樞神經造成亢奮;鎮定安眠類藥物則與咖啡因相互抵制。她建議服藥前停看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才能享受咖啡因,讓健康無礙。

文章轉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531494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五成異膚患者未滿20歲,嚴重影響身心發育 健保放寬用藥標準8月上路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極度搔癢,常人無法想像,尤其兒童、青少年難耐劇烈癢感,反而抓得遍體鱗傷、傷口流湯流血、皮屑滿天飛,嚴重影響外觀和社交關係。而青春期正是一個人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產生急遽變化的階段,此時爆發異位性皮膚炎,往往身心俱疲,同時面臨嚴重感染、憂鬱的高風險危機。以往健保給付僅限於成人,而8月起,新增給付生物製劑用於12至18歲的青少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並同時調整成年病友申請資格,疾病嚴重度從重度放寬至中重度,可望幫助更多學童及家長。


不只是癢!異位性皮膚炎全身發炎 常見4大類共病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不只是皮膚癢而已,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臨床上很常見到同時有鼻過敏、皮膚過敏、氣喘的三冠王」,青少年病友常會因為極度的搔癢而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且隨著病症惡化與持續時間變長,研究發現會增加4大類共病的風險:

過敏:主要是與第2型發炎相關的氣喘、過敏性鼻炎、花粉熱和食物過敏等。

感染:膿痂疹、嚴重疱疹病毒感染、反覆性耳朵感染、流感/肺炎、鏈球菌咽喉炎、感冒、腸胃炎、水痘和病毒疣等。

慢性病與全身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慢性蕁麻疹、代謝性疾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等。

心理精神疾病:睡眠障礙、焦慮、抑鬱、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


中重度青少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難 全身性標靶藥物安全穩控疾病新契機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姚宗杰秘書長提出,傳統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效果有限,且各有不同的副作用,青少年因還在成長發育階段,處方時需特別注意長期用藥的安全性,是否影響肝腎功能、是否導致肥胖或影響生長發育等,而在限制多多的情況下,傳統藥物往往無法讓所有中重度的青少年異膚病友得到良好的治療結果。但是,近年各種新藥改變了整個治療樣貌,以前困難治療的異膚個案,現在經生物製劑,約8成可以獲得不錯的疾病改善。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黃毓惠發言人也分享,高二資優生中斷5年課業,使用生物製劑重返大學校園就讀的勵志故事。這名異膚病友發病時,全身發炎紅腫、奇癢無比,晚上無法睡,白天沒辦法專心上課,就連社團活動與交朋友都無力顧及,不得不休學在家,直到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皮膚症狀獲得改善,重拾高中課本,終於在去年考上大學,開啟新的人生。

生物製劑就像目標精準的導彈,可以在不傷及無辜的情況之下,準確抑制會引發第二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4、介白素-13,因此才能在副作用相對低的情況下,成功協助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改善症狀,找回健康肌膚和展開新生活。


健保全身性標靶藥物 8月起新增青少年、放寬成人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生物製劑雖然有效,但是過去卻要自費,無法讓所有的病友都受惠。不過,自今年8月起,健保新增給付生物製劑用於12至18歲的青少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並同時調整成年病友申請資格,疾病嚴重度從重度放寬至中重度。黃毓惠醫師說,很高興健保給付在照顧病友的需求以及參考醫學會的意見下,有了新的規範,希望所有還在茫然、猶豫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都可以鼓起勇氣,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無論病況輕重,都要好好配合醫師看診用藥,終究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健保藥物。

朱家瑜理事長也表示,在健保新給付青少年異膚病友適用生物製劑的德政下,現在醫師可以更有自信地協助病友改善病況,鼓勵病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好好與醫師討論。但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別忘了日常保養,勤抹乳液、保持心情愉快,都有助維持異膚穩定!


文章轉自: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4525

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孩子熬夜讀書睡不飽,當心影響腦部前額葉大小

 犧牲睡眠來讀書會有效果嗎?挪威一項針對學生的睡眠情況與學業成績的研究中,共調查了7798位16-19歲青少年,結果發現上床睡覺時間、睡眠時數都與學業成績有關,上床睡覺時間越晚、睡眠時數越少的話,學業成績就會越低落。

華人文化一直以勤奮為勉,像是焚膏繼晷、懸樑刺骨......之類的成語,都是正面積極的,家長與老師也常用此來勉勵國高中生要努力讀書,將來才可以得狀元有出息。但這其實是好傻好天真,這麼做反而是在揠苗助長啊!

犧牲睡眠來讀書會有效果嗎?挪威一項針對學生的睡眠情況與學業成績的研究中,共調查了7798位16-19歲青少年,結果發現上床睡覺時間、睡眠時數都與學業成績有關,上床睡覺時間越晚、睡眠時數越少的話,學業成績就會越低落。

國健署2022年發布了「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當中的睡眠調查顯示:13-18歲的青少年普遍睡得偏少,且週末補眠的情況嚴重,平均會多睡兩小時。很多家長或許認為孩子上課日辛苦了,週末多睡一點是好的。然而也有研究顯示,週末補眠情況越嚴重者,學業成績也會較差。也就是說多數人所認為補眠是好的,但實際上卻是在挖東牆補西牆,反而對學業成績沒幫助,甚至會有負面影響。

孩子睡眠不足 前額葉腦子越小

睡眠習慣的影響除了顯示在學業成績外,跟大腦的發展也會有關係。有一份研究找了法國177位14歲的學子,以腦造影的方式測量他們大腦的灰質體積,來跟睡眠習慣比較看有沒有關聯。不看不打緊,一看吃一驚,有三個睡眠習慣與腦部大小有關:

1.週間的睡眠量與左上額葉區域(left superior and middle frontal gyrus)有關,睡眠量越多此區域越大。

2.週末起床時間與左前額葉和前扣帶迴皮質(left frontal medial orbital cortex and the left ACC)有關,越晚起床這些區域就越小。

3.週末上床時間與右腦前額葉很多區域有關,越晚上床睡覺這些區域就越小。

前額葉主要負責思考、決策與自我控制……等重要的高階功能,每個人都需要有良好的發展與大腦活動,才能讓日常生活穩定發展。從這個研究看來睡得越少前額葉的腦區就會越小,雖然這只是相關無法直接論證因果關係,不過還是非常值得我們警惕睡眠不足的負面影響。

「週末」的起床跟上床時間有什麼意義呢?因為「週間」的睡眠時間基本上是被外在條件所限制住,起床時間基本上是根據上學時間,而上床時間除了本身的生理時鐘外,還會跟學校課業、人際需求有關。

這裡再次提醒了週末補眠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哪些人會在週末補眠的?當然是週間睡眠不足的人啊!如果平常都睡眠充足,週末也就不需要晚起。我兩個孩子的作息幾乎不會有差異,甚至有時會因為週末有出遊而早起呢!因此透過檢視「週末」補眠的情況來了解學生睡眠不足的情形,這點要請家長與老師們留意。

從這幾個研究結果可以知道,睡得少對孩子的發展與學業都是負面的,所以你說說,要求孩子勤奮讀書不要睡太多,是不是在揠苗助長呢?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魔鬼隱藏在細節裡。

從參與者資料得知:這群參與研究的法國孩子在週間的平均可睡時間是8.8小時!8.8小時耶,台灣的國高中生可以睡這麼多嗎?幾年前我曾到某縣市的第一女子中學上過睡眠管理課,當時讓他們做睡眠紀錄發現,週間平均可睡時間大約只有6小時而已。是說國外可以睡8.8小時都在擔心腦子有沒有變小了,台灣少睡成這樣更應該要注意啊。

文章轉自:親子天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3179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只是青春期?孩子真正的情緒問題 超過半數父母難覺察

 孩子有身心症狀 家長通常難以覺察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常會面臨巨大變化與挑戰,會情緒起伏不定,父母多半會將其視為成長階段的必經過程、必然出現的煩惱,但是很可能是孩子已有身心症狀,未及時覺察,因而喪失適時予以協助治療的時機。

根據美國由遺傳學研究單位於2021年發布的調查指出,有16到24歲的孩子的父母僅有一半能正確判別青少年的一般行為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

該研究對象為16到24歲青少年及他們的父母,結果發現,近3分之1父母認為焦慮與擔心的現象是相同的。僅有半數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願意與他們分享心理健康困擾。而參與調查的青少年中有5分之1表示他們不會告訴任何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擾。

而有心理健康困擾的青少年有4分之3表示,他們的困擾大多發生在18歲以前,然而僅有一半的父母為孩子尋求過治療,近4分之3沒有獲得幫助的青少年表示,希望當時父母能為他們尋求治療,這當中有超過6成說如果當時獲得幫助,也許青少年時期就不會遭受這麼多痛苦。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由於父母與孩子居住、共同生活,便以為十分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掌握其狀況,但其實往往直到孩子有心理或行為問題時,才發現不懂自己的孩子,此時就較難處理。在亞洲國家,孩童多數會依照父母的指令,到國中時出現一些衝突或反抗,父母通常視為青春期的叛逆,認為時間過了就結束,但這也有可能是不適應的表現。


盡量用瑣碎時間陪孩子聊天 多耐心傾聽

他建議,父母應從小與孩子建立好的溝通,像飯後時間聊他喜歡的話題,避免問功課或考試等像質詢的溝通,即便分享瑣碎的事情,讓小孩慢慢地養成願意主動「聊」,之後很多想法或事情自然也會想起父母,養成願意跟父母談的習慣。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情緒時,父母應多耐心傾聽,試著讓他多說,除了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也一併協助他釐清問題,可訓練孩子的表達、也學會判斷能力。董旭英提醒,在協助孩子中有時需專業的介入,可找校內導師或專輔老師幫忙,或進一步尋求醫療單位,適當轉介幫助孩子處理生活遇到的困難。


青春期受的傷 恐須一輩子來療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說明,一般來說,憂鬱或焦慮的青少年看起來易怒、好爭辯或好鬥、不易集中注意力,也可能出現厭食或暴食等現象,許多症狀和青春期受賀爾蒙影響的成長反應看起來很類似,因此,父母經常無法正確判斷孩子的狀態是成長歷程的必然,還是身心疾病需專業協助,而會錯失及時發現、予以協助的時機。

有研究指出,大約50%的終生精神疾病會在17歲之前發生,儘早尋求治療非常重要。她建議,可下載董氏基金會的情緒檢測APP,教孩子定期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並可參考APP提供的資源求助。判別是青春期變化還是憂鬱等疾病,可觀察症狀「持續的時間」,並與之前相比是否有所不同。

此外,如孩子不清楚如何開口表述自己的情緒,可引導他們寫下來,詢問自己幾個問題,包括發生什麼事、我的感覺/心情是、別人有了解我的需求或知道如何幫助我等,透過書寫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及練習求助。戴怡君提醒,父母也要引導孩子面對與接受自己的情緒,唯有覺察及面對後,才能找出有效的因應方法。

文章轉自:只是青春期?孩子真正的情緒問題 超過半數父母難覺察-健康-HiNet生活誌

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兒童肥胖恐併發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小兒科醫師教9招戰勝兒童肥胖

        根據教育部的調查, 2017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27.6% (男童31.3%及女童23.6%);國中生肥胖比率為29.5%(男生33.2%、女生25.3%)。雖然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地區兒童過重與肥胖比率攀升情形似乎有趨緩情形,但我國的兒童肥胖率與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相較來說,仍是最高。
        近兩年COVID-19疫情以來,孩子大幅減少戶外活動時間,甚至因為停課程或改為在家線上課而連最基本的學校體育課時間都沒有了,3C產品的課業外使用時間也大幅增加,許多孩子在這段時間體重都直線飆升。這樣的體重惡化趨勢在疫情更嚴重,尤其是學齡前幼兒與學齡孩童比起青少年更容易受影響。另外,如果原本就屬過重或肥胖的孩子比起原本正常體位的同儕受到的衝擊更大。體重的急速增加,可能使得肥胖相關合併症加速惡化。因此,在COVID-19防疫的期間,更是我們要注意孩子健康體位促進的關鍵時刻。

常說小時候胖不是胖?

        醫學研究報告顯示,肥胖的小學生在長大成人後有六到七成依然是肥胖;至於肥胖的中學生更高達七到八成未來仍有成人肥胖的問題。
        兒童時期肥胖對於現在及未來成年期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及代謝性症候群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可以說是現代人文明病的根源。肥胖防治應著重於從兒童時期做起,甚至要從孕產期便該注意,並延伸至整個生命週期。

兒童肥胖與過重原因

        遺傳疾病或荷爾蒙失調雖會造成肥胖,但所占比率很低,大多數的肥胖都屬於「單純型肥胖」。
1.基因遺傳因素:如普瑞德威利症候群」(俗稱「小胖威利」)
2.致胖環境

   (1)飲食內容: 含糖飲料(熱量與脂肪攝取過多)、乳製品(或鈣)攝取不足、蔬菜水果攝取不足。

   (2)飲食習慣:不吃早餐、外食(特別是速食)、吃太快、大份量、高熱量零食。
   (3)靜態活動:例如:看電視、打電玩。
   (4)睡眠不足:一位2.5歲到6歲兒童的研究發現,每天睡眠不足者的肥胖發生率為每天睡眠充足者的2.9倍。
   (5)壓力:孩童本身、父母或家庭壓力。
3.胎兒時期的影響
   (1)母親:母體孕前肥胖或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孕期營養不良、妊娠糖尿病、孕婦曝露於抽菸的環境。

   (2)胎兒:出生體重過輕或過重。
   (3)嬰兒期母乳或嬰兒配方奶哺餵也與肥胖有關。

維持健康體位之重要性

        雖然肥胖的併發症在兒童時期就會開始出現,但往往因為症狀不明顯而被忽略。許多家長是在學校健康檢查後才驚覺孩子的肝功能異常、血壓上升,甚至血糖超標,其實這時候孩子身體可能已經受損一段時間。因此全家人儘早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來維持健康體位,不僅是預防也是治療肥胖及其併發症的不二法門。同時「零食飲料不離口」、「手機平板不離手」與「運動習慣難起頭」是現代兒童生活的寫照,也是造成兒童肥胖的環境根本因素。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來建立全家人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生活習慣,並且持之以恆,才能遠離兒童肥胖的健康危害。

【9招戰勝兒童肥胖】

1.每日五份蔬菜與水果

2.不喝含糖飲料

3.減少高熱量飲食,例如飽和脂肪食品、洋芋片、糖果等

4.減少外食

5.要吃早餐

6.減少靜態活動,每日看電視、上網與打電玩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

7.依據孩子的年齡與喜好安排適合的身體活動及運動

8.每日的身體活動時間累積超過1小時

文章轉自:兒童肥胖恐併發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小兒科醫師教9招戰勝兒童肥胖 | 華人健康網 (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