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紐西蘭青少年存種族歧視 華裔青少年缺文化自豪感

沈子涵/整理 

 紐西蘭天維網報導,一項最新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紐西蘭的青少年中,種族歧視普遍存在。 

 一份近日刊載在《紐西蘭心理學報》的研究報告詳細紀錄了青少年談論他們對自己所屬種族的感受。該調查由奧克蘭大學發起,對奧克蘭5所多種族學校中共695名year 

 9學生進行了訪問,所有學生都以匿名的方式接受訪問,回答他們身為毛利人、歐裔白人、華人和薩摩亞人,最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 

 調查發現,身在紐西蘭的華人青少年認為,作為華裔的好處是有不一樣的文化、美味的食物、豐富的傳統和良好的教育環境,壞處則是容易被定義為“只懂讀書”和單一思維,此外,他們也常常會被同齡人判定為駕駛技術差、會吃貓和吃狗,父母管教甚嚴。 

 歐裔青少年則往往對自己的種族感到自豪,並承認他們認為在紐西蘭,歐裔佔據著“主導層次”,這令他們享有某些“特權”。但同時,也會感到內疚。大多數歐裔青少年表示,他們對毛利人過去所遭受的對待感到尷尬。 

 而毛利青少年對於他們的文化、語言和舞蹈感到自豪,他們認為,身為毛利人“很酷”。不過,他們的文化同樣令他們成為種族主義目標,對此,毛利青少年們感到非常不公。他們表示,自己常常被他人看作“懶惰、愚笨和受優待的人”。 

 相較之下,毛利和薩摩亞青少年更樂意接受和學習他們的傳統文化,而歐裔白人和華人青少年除對身為紐西蘭人感到自豪之餘,並不認為他們的文化有何特別。 

 但無論來自任何族裔,這些青少年們都非常不喜歡“被定性”的感覺——他們不喜歡因為自身所屬的種族而被“預設立場”或是“貼標籤”,並希望成年人不要再擁有這樣的刻板思維。 

 負責該調查的研究員Melinda Webber博士表示,該研究發現,家長能跟子女討論他們的種族身份很重要,教師也應該直面這一問題。 

 Melinda Webber表示,幾乎所有參與調查的青少年都表示,他們曾受到、參與或是目擊種族歧視。在多種族學校念書的歐裔青少年經歷的種族歧視事件通常只發生在校內,但其他族群則表示,在校外也常常遇到種族歧視事件。 

 “來自成年人的種族歧視,對孩子們帶來的傷害最大。”Melinda Webber稱,據一名毛利青少年敍述,他曾和同學們一道在放學後前往商店,他是唯一一個被要求把書包放在店外的人。“這種事對孩子們帶來的創傷非常大。” 

 此外,該調查還發現了一些與海外相反的趨勢——國際研究顯示,對傳統文化有正面感覺的學生,在學校的成績通常較好,但在紐西蘭的情況則恰恰相反。歐裔白人和華人對傳統文化的感受不強,但成績較好,毛利人和太平洋島人對傳統文化具有比較強的融入感,但成績較差。 

文章全文: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5&docid=102470095

沒有留言: